“合同签了3000吨,钢厂说下月发,结果三个月才到”“到货规格和合同差一个等级,客户拒收”“财务不知道哪批货对应哪个采购单,付款全靠猜”……在钢贸行业,期货采购占比超60%,但因其周期长、变数多,极易成为管理黑洞。更严重的是,若采购与销售承诺脱节,轻则资金被长期占用,重则因无法履约丧失客户信任。
问题的本质在于:期货不是“一签了之”,而是一个需持续跟踪、动态匹配的闭环过程。钢贸链SteelFlow系统通过四大关键步骤,将期货采购从“盲盒式等待”转变为“可视化管控”。
业务员在系统创建期货采购单时,需明确钢厂、品名、规格、数量、预计到货日、价格条款等。系统自动将该批资源标记为“已锁定”状态,并允许销售端基于此库存向客户报价或接单。例如,某客户订购Q235B Φ12mm 500吨,销售可选择“绑定XX钢厂5月期货”,确保有货可发。此举避免“无货销售”或“一货多卖”,从源头控制履约风险。
钢厂发货后,仓管员在系统录入钢厂标牌号与预计到货时间,系统自动生成到货计划。若实际到货日比预计晚超7天,系统自动向采购、财务、销售三方推送预警。同时,支持上传钢厂发货通知单作为附件,确保信息可溯。某华东钢贸曾因未跟踪到货,误判库存充足,接下大单后却无法交付,最终赔偿客户违约金并损失信用额度。
货物到库后,仓管员扫描钢厂标牌二维码,系统自动识别产品信息并与原采购单比对。若规格、材质不符(如合同为HRB400E,实到HRB335),系统立即弹出警示,要求人工确认处理方式:退货、折价接收或转其他用途。所有操作留痕,杜绝“将就入库”。同时,入库数量自动累加至对应采购单,实时更新“已到货量”与“待到货量”。
当实际入库量 ≥ 合同总量 × 98%(可配置容差),系统判定该采购单“基本完成”,自动:
1. 生成应付账款,推送财务付款;
2. 释放未使用信用额度(如原预留200吨销售额度,仅用180吨,则释放20吨);
3. 关闭采购单,防止重复结算。
华北某年营收3亿的钢贸企业上线后,期货采购平均周转天数缩短22天,资金占用下降35%。
一位采购总监总结:“以前期货像开盲盒,现在每一步都在掌控中。钢厂一发货,我们就知道钱什么时候付、货怎么用。”
正在了解 钢贸链贸易供应链管理系统 相关解决方案?
支持低代码定制开发与私有化部署,欢迎咨询!
咨询电话:15978966810
钢材价格波动频繁,补差金额总被客户质疑?钢贸链SteelFlow系统自动关联原单、校验数量、生成凭证,计算零差错,客户扫码即认可
“花了上百万买ERP,结果半年还在手工做账”“业务员宁愿用Excel也不登录系统”“上线后发现根本跑不通实际业务”……这些场景,在钢贸企业的ERP实施中屡见不鲜
钢贸ERP实施总失败?本文详解从项目启动到上线的5大关键步骤与避坑指南,助您一次成功,实现业财一体化。
在涉及钢材加工(如切割、分条、酸洗、镀锌等)的贸易企业中,加工订单的管理常常是一大难题。订单信息散落在不同人员的Excel表格或纸质单据中,生产进度不透明,质检
覆盖有加工需求的细分客户。布局“加工管理”、“一体化”等词,做差异化竞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