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锅颜色不够红,火小了。”
“香味没出来,再翻两分钟。”
——在传统火锅底料车间,这类判断全靠老师傅的“眼睛看、鼻子闻、手感受”。但当老师傅退休、新人上岗,或工厂扩产至多条线时,“味道变了”“批次不稳”便成为常态。更严峻的是,这种经验无法沉淀、难以培训、无法审计。
FoodMES联合IoT硬件,打造火锅底料炒制数字化闭环,将模糊的“火候经验”转化为精确的“系统标准”,实现“人走味不散,扩产味不变”。

- 参数不可见:油温、锅体转速、炒制时间靠目测估算,无实时记录;
- 操作随意性大:加料顺序、翻炒力度、停火时机因人而异;
- 结果难追溯:某批底料客户反馈“香气不足”,无法反查当时工艺状态;
- 传承成本高:培养一个合格炒料工需1–2年,制约产能扩张。
某川渝底料厂曾因主力师傅离职,连续三批产品被客户退货,损失超20万元。
1. IoT设备接入,实时采集关键参数
在炒锅加装:
- 高温红外传感器(实时油温)
- 转速编码器(搅拌频率)
- 计时器(各阶段持续时间)
所有数据自动上传至FoodMES,形成“炒制曲线”。
2. 工艺参数固化为标准配方
邀请老师傅现场操作,系统记录其最佳批次的全过程数据,提炼为标准工艺包,例如:
- 阶段1(爆香):油温160℃±5℃,转速30rpm,持续120秒
- 阶段2(熬煮):油温120℃,转速20rpm,持续600秒
该配方绑定至具体SKU(如“牛油微辣底料V3”),版本受控。
3. 车间强执行+偏差预警
工人启动炒制任务后,FoodMES终端实时显示目标参数与当前值。若油温低于155℃超过10秒,系统自动弹窗提醒:“请加大火力!”,并记录偏差事件。
4. 批次追溯关联炒制曲线
每锅底料生成唯一批次码,扫码即可查看完整炒制过程数据。客户投诉时,5分钟内调出“火候档案”,精准定位问题环节。

某头部火锅底料企业上线FoodMES炒制模块后:
- 批次间风味一致性提升至98%;
- 新员工上岗培训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2周;
- 因炒制问题导致的客户退货归零;
- 老师傅经验以数字资产形式永久留存,支持新品研发复用。
其技术总监坦言:“现在我们不是靠一个人做味道,而是靠一套系统守住味道。”
在火锅底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稳定性就是品牌护城河。FoodMES让千年“灶台经验”拥抱现代数字技术,既尊重匠心,又超越个体局限,真正实现“标准化而不失风味,规模化而不丢灵魂”。
正在了解 食智造食品生产执行系统 相关解决方案?
支持低代码定制开发与私有化部署,欢迎咨询!
咨询电话:15978966810
FoodMES将中央厨房的工艺参数、操作步骤固化为“标准工艺包”,新门店上线时一键复制,确保产品口味与品质高度统一。
饮客户要专属辣度、电商要联名包装?FoodMES支持一单一配方、自动打标、柔性排产,让定制订单高效交付不亏本。
主料、辅料、香精分层管理,用量精确到0.1克。FoodMES支持多级BOM结构,实现配方版本控制、权限隔离与成本自动核算。
调味品企业的两大核心痛点:配方保密难、批次追溯乱在调味品行业,配方是企业的“生命线”,而批次管理则是客户验厂和质量投诉处理的“生死线”。然而,许多企业仍依赖手工
川渝地区某大型调味品企业通过引入FoodMES系统,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可视化与配料环节的精准控制,管理决策有了坚实的数据支撑。